日志 - 我的藏经阁

【信鸽课堂】育种的艺术(二)

发表时间:2005-09-20 21:16:06   浏览数:975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在北京《信鸽》创刊号《育种的艺术》一文中,我们概括地介绍了现代遗传育种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均建立在现代遗传学的基础上。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将进一步详细介绍现代遗传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具体应用到赛鸽育种的实践中。
    在此再次声明,这些对赛鸽育种有着指导性意义的科学理论知识是 我仅将匈牙利著名遗传学教授阿尔芬斯·安克(Alfons Anker)、世界著名的鉴鸽大师比利时的彼特·迪威德大师(Piet de Weerd)和荷兰国家禽畜育种研究所总工程师 斯迪文·范博曼(Steven van Breemen)先生多年的赛鸽育种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结合国外其他一些书籍的内容,以自己初浅的理解介绍给国内的赛鸽爱好者。其中可能理解有误, 望广大鸽友指正。此系列文章需要仔细、多次地咀嚼、消化,并在赛鸽育种的实践中总结自己的经验。希望广大赛鸽爱好者能不断学习,共同研究探索, 逐渐地揭开赛鸽遗传育种之迷。
 
赛鸽育种的一种新的科学方法
育种的艺术(二)
尹小维/文
    赛鸽的遗传
    在众多的赛鸽特征中,有许多特征是外部可见的,如赛鸽总体的平衡、龙骨的形状和长短、翅羽的形状、肌肉的丰满程度、耻骨的闭合程度……等等。国内鸽友往往十分注重这些外在的因素。但是,赛鸽内在的特征往往更为重要。例如赛鸽的聪明和智商、神经的顽强性、赛鸽天生的速度等。
    综合各个赛鸽许许多多的内在和外在的特征,我们要抓住几个核心的最为重要的遗传特征进行优化育种。正如在家禽、家畜的现代育种研究中,对蛋鸡的单个蛋重、产蛋率,或猪的瘦肉率所做的选择育种一样,仅选择几个育种进化的目标,在短时间取得最大的育种进展。相反,如在各个方面全面出击,相当于十个指头按跳蚤,将不可能取得任何明显的进展。尤其是对那些受成千上万个遗传基因影响的特征,在一个特征上取得进化已是十分困难,同时针对数个或数十个这样的特征优化育种是不可能的。
    在赛鸽众多的遗传特征中,有些特征是受少数遗传基因决定,如羽色、图案(雨点、二线), 这些受一个或几个基因影响的遗传特征是在早期经典遗传学的研究对象,这就是为什么初期的遗传学研究采用单细胞生物为对象。有些赛鸽的遗传特征是受数十个基因对决定,如赛鸽活力、鸽眼和内脏器官的供血能力、迅速恢复的能力、体质的强弱等等。有些特征是受大量(成千上万)遗传基因决定,如许多赛鸽内在的遗传特征如赛鸽的聪明和智商、神经的顽强性、赛鸽天生的速度,外在的特征如赛鸽总体的平衡、肌肉的质量等。后二类遗传特征属于现代遗传学-群体基因遗传学研究的范围,并将这二类遗传特征分为非加性遗传和加性遗传,我们在后面将详细讨论此非常重要的遗传特性。
    遗憾地是,影响赛鸽比赛能力的关键遗传特征许许多多属于那些受大量遗传基因决定的加性特征。 正由于大量遗传基因相互共同作用,在近亲交配时,即便会将某一对或几对劣质基因纯合,对成千上万对基因所产生的遗传形状影响却极小。 同样,当进行杂交繁育时,数对基因的“杂交优势”所造成的结果也是很小。所以我们在全文开始提出“近亲繁育不易退化,杂交亦难得进化”。
    同样,在经济禽类、赛马等育种工作中,人类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如鸡的产蛋率、蛋重、赛马的速度等遗传特征也是由大量遗传基因决定的加性特征。赛鸽育种要比经济禽类、赛马的育种更为困难。鸡的产蛋率等可以客观地度量,赛马在比赛中沿赛道飞驰并受到骑手驾驭和控制,我们的赛鸽一经放飞,则全靠他们自己的智慧、体能和强烈的归巢欲望。许多赛鸽内在的遗传特征十分难于度量,比赛成绩也难说明是由于哪一个非加性遗传和加性遗传特征使其夺冠,因此我们的赛鸽育种工作取得进展十分艰难,须长期不懈的努力。
    研究赛鸽的遗传,要从遗传学的基础开始,从基础的遗传学开始。
    赛鸽的基因遗传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赛鸽遗传的细胞、染色体、基因,再次介绍如下:
    1、等动物是由细胞组成的,生命的起源由受精的卵细胞开始,经无数细胞分裂而渐渐形成为各个器官,乃至形成新的生命。
    2、细胞更小的生物结构称为染色体,生物遗传的基础单位——基因就像一串珍珠挂在呈链状的染色体之上。人类的细胞具有46条(23对)染色体,但是据认为鸽子或鸟类的细胞具有多达80条(40对)染色体。
    3、染色体是按对组合的,形象的比喻如同两条“珍珠串”呈螺旋状联结在一起。人有23对,鸽子有40对。当形成精子或卵细胞时,父母鸽的每一对染色体分成两个单个的染色体,并随机地向精子或卵细胞提供一条。在精子或受精前的卵细胞中,共有40条单个的染色体。当卵细胞受精时,对应的染色体结合在一起,一个新的生命开始发育。所以子代鸽的每一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鸽,另一条来自母鸽。
    4、们观察一对染色体,在一对染色体上,位置相同的一对基因影响或决定着赛鸽(动物)的某些遗传形状,如赛鸽羽色就由性染色体上一对基因决定。
5、对基因上传递的遗传特征又由该对基因相互呈显性和隐性决定。如绛色相对于黑色(雨点、灰均为黑色羽色)为显性。我们通常以大写字母代表显性基因,以小写字母代表隐性基因。
    举例来说:一羽雨点或灰雄配一羽红轮雌,雨点的羽色基因为 bb,红轮的羽色基因为 RR,该配对所出的子一代(F1),以及子一代相互交配育出子二代(F2)的羽色基因组如下:
P
来自雄的二条染色体:
 bb
交配
来自雌的一条染色体:
R_
 
F1:
雄bR
雌 b_
 
 
F2:
雄bb
雄Rb
雌R_
雌b_
 
 
 
 
 
    [因为雌仅提供一条性染色体给其直子,而不提供性染色体(可忽略不计)给直女,故雌鸽的羽色仅受其父鸽的两条染色体之一影响]
    可见绛雌(绛雨点、红轮)的儿子一定是绛色,而绛雄的子代却有各种羽色。
    再举例:已经知道赛鸽羽毛上的图案(雨点、二线)由非性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决定,而雨点基因相对灰色基因为显性。还是以上面雨点雄配红轮雌来说明,大写字母C表示雨点,小写字母c表示灰,并且假设雨点雄的图案基因为非纯化基因Cc:
P
雄:
 bb,  Cc
交配
雌:
R_, cc
 
F1:
绛雨点雄bR,Cc
雨点雌  b_,Cc
红轮雄bR,cc
灰雌  b_,cc
 
 
 
 
 
    顺便提及:除了已知图案基因在其他(非性)染色体上, 还有一些与羽色有关的基因在非性染色体上,如穆勒门鸽系的隐性红绛基因、褪色基因(影响雨点的深淡)等等。
    6、性基因无法在外观上识别,我们往往通过观察后代的外观发现和确认父母鸽所携带的隐性基因。如杨阿藤的角毛(鸟冠)特征,常常在后代甚至许多代之后因基因纯合可以再次显现出来。又如上面绛雨点雄bR、Cc和雨点雌b、Cc, 均载有灰二线的隐性基因c,他们的后代就可以反出灰二线(简称灰)来。 其他例子如反嗉、连脚璞等,这些特征来源于数十年甚至百年以前比利时赛鸽品系中的一支。.
    7、单个或数个基因的遗传规律,如上面的例子,即为遗传学的蒙德尔定律。
    8、赛鸽的许多特征并不像羽色遗传这样简单,仅受单个或几个基因决定。假如仅受数个基因影响,那赛鸽育种岂不太过于简单容易了。事实上决定赛鸽素质的许多极为重要的特征往往由数个、几十个、甚至成千上万个基因共同决定的,如耐力、飞翔速度、适翔距离等等。因此我们要特别着重地研究它们的遗传规律。(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评论列表
该信息禁止评论